探源中华文明 辉映复兴之路
发布日期 : 2022.06.09 457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燃起文明的火种。几代学者倾注心血,探寻中华文明的奥秘之源。2002年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立项。该项目是以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为目标,由国家支持、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用考古资料实证中华大地五千多年文明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说,探源工程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以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按照这一标准,探源工程提出,在距今5100年到4300年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阶段;提出了在距今55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社会上层之间,形成密切交流,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持有者尊贵身份的礼制。

从预研究启动开始,在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的支持下,数百位学者矢志不渝、孜孜不倦投身其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围绕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4处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并对这些遗址周边的聚落群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

文物考古使浙江成为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实证地,数代文物考古人在上山、河姆渡、良渚及瓷业考古等领域的坚守求索,奠定了浙江在中华文明探源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浙江将加快推进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积极主导或参与“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围绕上山、良渚及南岛语系“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力争在世界文明起源、稻作农业起源、陶瓷研究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山西翼城北撖遗址为晋南5000多年前发达的彩陶文化找到了根据,突出了山西在文明起源阶段的示范作用。沁水八里坪遗址的发现,打破陶寺偏居临汾一隅的传统认识,证实陶寺人曾走出临汾盆地,进行了跨区域国家政权的政治实践。夏县东下冯遗址和绛县西吴壁遗址表明中条山铜矿资源是夏商国家的重要政治命脉,实证了晋南是夏商王朝铜矿主要供给地,中条山北麓的军事据点是中央控制铜矿资源和实施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河南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河南考古学者先后负责并参与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登封王城岗遗址周围龙山文化遗址的调查”等13个子课题的研究,成为项目的中坚力量。围绕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2018年以来,河南省陆续启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两个项目,其核心就是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阐释。

2018年5月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成果表明,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河南省考古成果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重要时空节点。

作为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学科全链条,促进考古发掘、学术科研、阐释展示和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考古发掘与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深度融合,形成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方案。在持续做好对半坡、杨官寨、石峁、芦山峁等大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的同时,着力提升以周原、秦雍城、秦咸阳城、汉唐长安城为重点的都城遗址考古,凝练好其中体现的中华文明基因、深入阐释其传统文化价值,让其成为社会共享中华文明的课堂,群众可以参与的文明现场。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填补了历史的空白。王巍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历程;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中国学者的贡献;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再现各地文明演进的情景;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脉络——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等。

5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安排贯彻落实工作。为深入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6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通知要求,要深入开展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研究工作,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建立健全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围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总体目标,持续推进、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要加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宣传推广转化,加强组织策划,强化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进一步推动研究成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感召力。要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强化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深化文化文物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转化手段、强化平台建设、夯实人才基础、完善体制机制。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坚持央地联动、多方参与,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平台,深化国际合作,推出原创性成果,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长路漫漫,求索不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任重道远。回首来时,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勇气与智慧启迪、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中国道路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抬眼前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断深入,文化遗产价值认知不断深化,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2022年6月9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